巴西榥榥木 muira puama,也被稱為 potency wood,marapuama,marapama,muirat?, muiratam, pau-homen, potenzholz。為鐵青樹(Olacaceae)科,Ptychopetalum 屬,olacoides 種植物,常用的藥用部位為樹皮和根, 是一種原產于巴西和亞馬遜雨林與一些其他區域的一種植物,樹冠矮小通常只能長到 5 米,開白色花,花瓣小而分散具有茉莉花類似的刺激性氣味的。因其在巴西原產地使用具有一定的歷史,巴西榥榥木作為茶飲以及滋補保健品被當地居民稱為“效能之木”[34-35]。根據研究和本地傳統用途的傳說及記載,巴西榥榥木的主要功效包括:對增強機體功能方面具有緩解疲勞、增強性欲、提高性功能、增強運動能力等,在治療疾病方面作用有助于治療腸胃和生殖系統疾病、抗風濕、抗潰瘍、創傷,對神經系統作用能夠安神、抗抑郁、增強記憶力、 保護腦細胞 等,其他的功效包括:緩解疼痛、降低血壓、減少疲勞等,且被當地人認為對預防某些類型的禿頂有幫助,被用于治療神經肌肉問題[8]。
1.歷史研究狀況
巴西榥榥木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歷史,根據道地用法其所有部分均可作為藥用,其中以樹皮和樹根的應用最為常見。在亞馬遜地區,它長期以來被亞馬遜流域當地居民用于多種用途:利用幼嫩植物的莖和根作為滋補品治療神經肌肉問題,用于治療癱瘓和治療腳氣。此外,還可以用一種根皮茶來治療性無能、風濕、流行性感冒、心臟和胃腸道的虛弱,也被認為是對禿頂的預防。在巴西的傳統應用草藥中,巴西榥榥木目前是一種被高度重視的具有性興奮劑作用效果的藥物,被認為是作用一種強有力增加性欲作用[7][36]。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它就被用作為神經和肌肉的滋補劑收錄在巴西的藥典中,用于治療虛弱和癱瘓、消化不良、月經紊亂、慢性風濕(局部應用)、性無能、流行性感冒和中樞神經系統等方面[37]。巴西研究人員發現,巴西榥榥木在治療神經系統紊亂和性無能方面有效,并且長期使用該藥物能夠對運動性共濟失調、慢性神經痛、慢性風濕病和局部麻痹中產生治療作用。巴西研究人員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巴西榥榥木樹皮有效成分對大鼠中樞神經系統中表現出輕微的、短暫的、休克作用;巴西榥榥木的根被發現能夠抑制壓力引起的潰瘍;巴西榥榥木的葉子則表現出一定的止痛作用。巴西研究人員對巴西榥榥木近期所開展的的藥理學研究,巴西榥榥木的醇提取物能夠促進年輕和年老的老鼠的記憶能力,并以此推論巴西榥榥木可能對老年癡呆癥患者有益。2004 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巴西榥榥木的一種乙醇提取物可以保護小鼠的腦細胞的存活能力(部分是通過抗氧化作用),并以根據結果推論巴西榥榥木可能對中風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38]。最近的其他臨床實驗研究中,有報道顯示,巴西榥榥木提取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提高適應性、抗疲勞、抗應激性的正向作用。一種用特定方法所提取的巴西榥榥木的提取物因“緩解身體和精神上的疲勞”,并改善虛弱的體質[39]。
2.化學成分研究
研究者在 20 世紀 20 年代開始探尋巴西榥榥木的功效及成分。并發現,根和樹皮富含脂肪酸和脂肪酸酯(主要是貝倫酸)、精油(包括 beta 胡蘿卜素和阿爾法-胡魯烯)、植物固醇、三萜烯(包括 lupeol)和一種新的堿—鐵青樹堿[34]。
研究者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重新開始研究植物的成分和藥理特性,并一直持續到20 世紀 80 年代末。這些研究表明,活性成分還包括游離的長鏈脂肪酸、倍半萜烯、單萜類和新型生物堿。綜合研究結果在 muira puama 發現的主要植物化學物質包括:α-古巴烯、α-欖香烯、α-愈創木烯、 α-蛇麻烯、α-衣蘭油烯、 α-蒎烯、α-樹脂酸、α-不旋松油精、花生酸、allo-aromadendren、二十二烷酸、β-甜沒藥烯、β-石竹烯、β-蒎烯、β-樹脂酸、β-谷甾醇、β-transfarnesene、冰片、菜油甾醇、莰烯、樟腦、car-石竹烯、石竹烯、蠟酸、鉻、香豆素、蓽澄茄油烯、d-蓽澄茄烯、蟲漆蠟酸、甘香烯、麥角固醇、丁香酚、精油、g-衣蘭油烯、三十一碳烷酸、庚酸、木質酸、利莫內酸、羽扇豆醇、梅利西酸、蒙塔尼酸、穆拉普明酸、番蓮酸、異丙酸、五氯酸、戊酸、丙酸和非共三酸等[36][40-41]。
3.藥理作用研究
3.1 增強性欲提高性功能
根據民間傳說和當地人的使用用途,巴西榥榥木長期人作為催情藥,而當歷史上所謂的“春藥”出現時,巴西榥榥木依然能夠為勃起功能和性欲增強提供一種更有效的自然療法,保持了它作為催情藥的地位[42]。目前關于這類植物的科學研究現狀仍然很有限,但是在各種科學期刊和會議上的報道多支持它們用于性功能的增強作用?ǘ虐 (Catuaba)一種從巴西榥榥木的樹皮中制取的一種沖劑(或浸液),其中含有一組被稱為 catuabine A、B 和 C 的生物堿有研究表明通過刺激神經系統增強了性功能。在巴西榥榥木,研究者已經鑒定出一組固醇,包括beta-sito 甾醇,被認為是該草藥的催情作用的原因[43]。巴西榥榥木治療陽痿和提高性欲和治療勃起功能障礙方面有效性研究中,研究評估了巴西榥榥木在 100名男性性功能障礙中的積極心理益處,每天服用 1.5 克的巴西榥榥木提取物,結果表明 51%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覺得巴西榥榥木是具有顯著性效果,研究人員指出,巴西榥榥木可以“提高 85%的測試組成員的性欲,提高性交頻率,提高 90%的勃起能力”。據報道,巴西榥榥木提取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適應性、抗疲勞、抗應激性和有益作用[44]。
3.2 記憶增強,抗老年癡呆癥和神經保護作用
認知缺陷經常出現在老年人身上,也存在于各種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中。老年人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記憶的檢索似乎比獲取或存儲更有缺陷[45]。老年癡呆癥癥狀包括新信息存儲或檢索的損傷,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口也呈上升趨勢,由此導致的老年癡呆也增加,尋找能夠減少腦變性疾病患者數量,減少因為衰老引起的認知缺陷的產品變得尤為重要[46-47]。傳統上在非西方醫學系統中使用的植物品種,如銀杏和人參,已被證明在動物記憶測試中是有效的,對認知能力受損的人也有一定的作用[48]。研究表明巴西榥榥木具有增強記憶的作用,可用于抗老年癡呆癥和神經保護[49-53]。Siqueira 等人進行藥理學大鼠行為學實驗,建立莫里斯水迷宮中對衰老的大鼠的記憶能力的研究表現,巴西榥榥木給藥組能夠更快的識別記憶標志路徑,結果表明由巴西榥榥木能夠增強衰老大鼠的記憶能力,神經保護引起的[54]。研究報告說,一種巴西榥榥木的酒精提取物可以保護小鼠的抗缺氧能力從而提高腦細胞的存活能力,達到神經保護作用和增強記憶力的作用[55-56]。M. Figueiró等研究顯示巴西榥榥木具有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活性作用,因此對阿茲海默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57-58]。
3.3 抗焦慮、抗抑郁和神經緊張作用
焦慮或抑郁可能是高血壓、消化性潰瘍、免疫抑制、生殖功能障礙和行為障礙等各種疾病的發病機制之一[59],明確焦慮的來源中也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在受到某種情緒變化下,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激活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的皮質醇水平升高,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功能在抑郁癥患者情緒狀態的變化具有相關性[60-61]。研究顯示,巴西榥榥木增加了大鼠頭蘸和運動的次數,研究顯示在一定的劑量下,巴西榥榥木增加頭部傾斜的行為,但沒有觀察到運動或后置的改變,巴西榥榥木具有一定的的抗焦慮作用[62]。研究報告表明,巴西榥榥木增加了大鼠在開放場地的運動活性。此外,在開放區孔板中交叉的方塊數量的增加,用 des分析老鼠活動表明,巴西榥榥木作為一種非鎮靜但抗焦慮的安定藥可以促進探索行為(增加頭部和運動的方式來表達)[63]。同時,巴西榥榥木能夠預防慢性光/暗壓力引起的焦慮,對游泳光照等外界刺激引起的抑郁具有緩解作用[64-65]。
3.4 降低血壓作用
在我國,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的發病幾率隨之增高[66]。有研究表明巴西榥榥木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56][67],Olofsson 等研究了巴西榥榥木的提取物對血壓、血管和呼吸作用的影響,巴西榥榥木對于 5-羥色胺受體具有促進劑效應。
考慮到 5-羥色胺神經元系統的性質,5-羥色胺受體的多樣性,以及它與各種生理行為的相關性。深入研究 5-羥色胺差異調節乙酰膽堿的作用,以及受體亞型產生的調節作用,發現 5-羥色胺對受體的影響是一種協同反應,特征是由 5-羥色胺受體介導的乙酰膽堿釋放瞬時增強,以及對 5-羥色胺受體的長期抑制。則巴西榥榥木通過對 5-羥色胺的受體有抑制作用來降低血壓[68]。
3.5 抗疲勞、滋補和適應的作用
巴西榥榥木對血糖沒有明顯的影響,但能夠有效地預防慢性應激引起的高血糖。研究表明,在給定的注射劑量或口服的情況下,巴西榥榥木極大地增加了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巴西榥榥木有助于抵消長期壓力帶來的一些有害影響,可以認為巴西榥榥木擁有一個類似于適配器的調制功能[69]。
3.6 降低膽固醇
控制膽固醇攝入僅僅是預防血液膽固醇升高以及使升高的膽固醇下降的措施之一,并不是全部。雖然,飲食中膽固醇攝入并不是血液中膽固醇的主要來源,但控制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入(避免攝入過多膽固醇)仍然是防治血脂異常、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研究證明肝 X 受體(LXR)在膽固醇的體內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70]。Paiva L 等通過對小鼠靜止游泳時間和觀察曠場實驗小鼠的活動性,結果巴西榥榥木能夠減少小鼠的游泳靜止時間且降低小鼠曠場活動性,并且降低血壓作用,從而降低膽固醇作用[71]。Cherksey,B. D.等研究用于降低體脂百分比和增加瘦肌肉質量的方法的過程中,發現把巴西榥榥木可以“減少身體脂肪的百分比,增加肌肉量和降低膽固醇,該方法長期應用于動物和人體身上,且暫無明顯的毒副作用[72]。
3.7 抗菌作用
抗微生物藥物的耐藥性是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目前世界各地治療方案的重點研究方向。Tang 等研究報告中表明,從巴西亞馬遜地區的 10 種不同植物標本中提取的乙醇提取物,通過 kirby bauer 方法,表明巴西榥榥木對 7種臨床耐藥微生物進行了抗菌活性篩選[20]。植物提取物對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殺滅作用[34]。
小結
巴西榥榥木廣泛地為巴西和亞馬遜流域當地應用,且有一定的應用歷史,類似物我國中醫藥的歷史和發展現狀,巴西榥木主要用途和作用來源根據歷代口口相傳以及相關文獻記載,巴西榥榥木具有增強性功能,增強性欲,抗抑郁,提高適應性,抗疲勞,抗應激等方面的作用,但是目前國內外對巴西榥榥木的研究非常短缺,也是目前世界各地未來的重點研究方向,巴西榥榥木化學成分的研究主要包括以甾體類、二萜類、多糖、黃酮類和生物堿等成分,F已經研究巴西榥榥木的主要作用為:增強性欲提高性功能,記憶增強,抗老年癡呆癥和神經保護作用,等作用但有些研究初始且未發表論文,研究年代間隔過長等因素使研究技術標準落后的可靠性不足。藥物成分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藥理作用依然不夠深入,開發其藥用價值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